本网站仅供国际用户访问,中国大陆用户请继续关注2Firsts视频号等国内社交媒体。
中文站
中文站
英文站 - English
本网站仅供国际用户访问,中国大陆用户请继续关注2Firsts视频号等国内社交媒体。
国内

警惕电子烟产业债务风险:单一企业经营困境如何牵动产业链全局?

2024-06-03
朱黎虹
2024-06-03 · 两个至上
电子烟产业债务风险悄然来临,经营失速与债务暗涌交织,一家企业的困境如何波及整个产业链?

声明:

[1]本文仅限于全球雾化产业研究,不涉及任何品牌和产品推荐。

[2]本文仅用于全球雾化产业发展研究参考,不涉及任何资本市场评价或投资建议。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3]本文探讨范围仅限于商业领域,不涉及任何监管政策的评论。

 

 

警惕电子烟产业债务风险

 

经营失速、债务危机暗涌:单一企业困境如何牵动产业链全局?

 

文|两个至上2FIRSTS 朱黎虹

 

 

 

【两个至上2FIRSTS原创】2024年初,欧洲知名电子烟品牌Aroma King债务风波浮出水面,多家代工厂和物流企业卷入其中,违约金额高达1亿元人民币以上。(具体见两个至上报道:欧洲知名电子烟品牌Aroma King被爆拖欠中国供应商巨额款项

 

在Aroma King对两个至上的回应中,其承认,由于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品牌遭受了经济损失,目前正在进行重组工作。

 

警惕电子烟产业债务风险:单一企业经营困境如何牵动产业链全局?
Aroma King回应内容截图|图源:Aroma King

 

电子烟产业过去最引以为的便是其出色的现金流状况。一位电子烟企业家向两个至上回忆道,曾经海外客户甚至会手持现金在工厂门口排队等待提货。而工厂只有在全款支付完毕后,才会发货。正因为如此,这个行业从不缺钱,不用借款,也不用融资。

 

然而,以Aroma King为代表的债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为整个电子烟行业敲响了警钟。作为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一旦某个“链主型”企业出现债务问题,其影响将可能迅速传导至整个供应链,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电子烟已经面临的合规风险之外,一个新的债务风险正在形成。

 

 

投资退潮、利润缩水:违约与信用危机凸显

 

 

投资热潮退却,高投入时代结束

 

 

过去几年,电子烟市场凭借迅猛的增长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一度被视为投资者的“金矿”。

 

一位来自投资多家电子烟企业的投资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当初之所以进军电子烟行业,主要是看好电子烟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产品的健康优势、高利润率以及各国政府对电子烟监管的相对宽松态度。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一情况正在发生逆转。

 

一位资深电子烟行业投资者向两个至上表示:

 

“如今,电子烟高投入的时代已经结束。从去年开始,资本对电子烟的投资明显减少,今年这一趋势愈发明显。”

 

另外,有知情人士透露,曾有部分投资者在两年前对电子烟企业进行了投资,期望在许可证申请阶段获利。然而,两年内许多投资已通过赎回等方式退出,导致这些企业面临现金流短缺的问题。

 

某上市公司项目投资负责人也坦言,相较于电子烟,他们更倾向于投资加热不燃烧领域,因为电子烟“门槛较低,发展前景有限”。

 

 

利润腰斩,高增长时代落幕

 

 

除了“不被看好发展前景外”,曾被视为“高利润”的电子烟企业正面临利润严重下滑的困境。以几家上市公司2023年的财报为例,五轮科技净利润同比下降72.75%;天长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60%以上。

 

警惕电子烟产业债务风险:单一企业经营困境如何牵动产业链全局?
五轮科技财报截图|图源:五轮科技

 

与此同时,电子烟供应链端的利润空间也正遭受着严重的压缩。一位棉芯供应商曾向两个至上透露,棉芯价格在过去一年内骤降了近五成。无独有偶,电池、油仓等其他关键组件的供应商也纷纷抱怨,他们的利润也在下滑,“市场卷到不行”。

 

警惕电子烟产业债务风险:单一企业经营困境如何牵动产业链全局?
储油仓|图源:两个至上

 

今年以来,投融资活动大幅减少,利润急剧下降,电子烟产业不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卖厂卖证,高压之下的无奈退场

 

 

4月29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正式公告,指出深圳市康特客科技有限公司因连续六个月以上未开展经营活动且未办理相关停业手续,现要求其在本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前往烟草专卖局完成停业手续或恢复经营的相关流程。若逾期未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国家烟草专卖局将依法收回其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

 

警惕电子烟产业债务风险:单一企业经营困境如何牵动产业链全局?
公告原文|图源:国家烟草专卖局

 

不仅出现了首例“停证”案件,电子烟行业近期还出现了一种围绕“许可证”进行的交易现象,俗称“卖厂卖证”。在多重压力的夹击下,部分中小型电子烟企业陷入了亏损的泥潭,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退出市场。

 

一位在电子烟行业深耕了10余年的资深人士告诉两个至上,在2022年,电子烟行业中就出现了工厂与许可证打包出售的现象,并且当时还能卖出相对较高的价格,“早早上岸”自去年下半年起,这种打包出售不仅不能卖出高价,甚至还面临无人接手的尴尬局面。

 

 

“链主”遇阻 产业链债务危机凸显

 

 

在“卖厂卖证”之外,还有一些电子烟企业深陷债务泥潭,步履维艰。以Aroma King为例,该公司面临的债务问题导致其拖欠代工厂、物流商、贸易商等巨额债务,其中,拖欠深圳某代工企业高达8000万元人民币的货款。这种巨额欠款使得该代工企业连续数月无法如期支付员工工资,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用。

 

此外,这一事件还在行业内引发了关于债务危机的恐慌情绪,对整个电子烟产业的未来发展和金融稳定投下了阴影。

 

 

合规重压、市场角逐:多重夹击下的企业债务风险

 

 

一度被视为朝阳产业的电子烟,现在为何却面临如此尴尬的境地?

 

 

寄售、账期等模式引发现金流风险上升

 

 

在五轮科技的财报中,准确地从市场层面揭示了电子烟企业目前所处困境原因。其表示,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电子烟政策的影响,国内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导致海外市场竞争加剧。

 

在五轮科技2023年年中报里,他们给出的原因更为具体:2023年上半年市场竞争激烈。一些电子烟公司采用快消品销售模式,将货品直接供应到门店,并在当地进行推广,实行先发货后收款的方式,并支付佣金。

 

这种模式被称为“寄售”,在快消品行业中最为常见,但给众多中小型电子烟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压力。它不仅放大了金融杠杆的风险,还使企业的经济状况变得脆弱,难以稳健前行。

 

此外,这些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能力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它们的运营压力。即便在某些情况下能够获得订单,激烈的行业竞争也会导致利润微乎其微,更不用说回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因此,企业不仅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俗称“内卷”),还需承受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的严峻挑战。

 

 

强者入局,企业生存压力陡增

 

 

在顶着巨大现金流压力的同时,企业还不得不面对强者的入局。

 

在2023年下半年,越来越多的烟草巨头加速电子烟市场的布局,以及区域头部经销商亲自下场做品牌等,进一步加剧了电子烟市场的竞争格局。

 

例如,英美烟草旗下的电子烟品牌VUSE,不仅在欧美等主要市场加速扩张,还积极抢占东南亚、中东等次级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与爱奇迹共享实控人的基克纳公司,其品牌GEEKBAR在美国市场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据美国市场业内人士向两个至上透露,在美国某些大州,商店只销售GEEKBAR产品,其他品牌“进一个死一个”。

 

警惕电子烟产业债务风险:单一企业经营困境如何牵动产业链全局?
VUSE在马来西亚的专柜|图源:两个至上

 

这种情况使得电子烟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挑战,竞争愈发激烈。

 

 

监管施压,市场空间急剧缩减

 

 

全球各国不断收紧的监管政策也为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合规压力。从禁令的颁布、税收的提高、入关检查、市场执法到青少年保护措施的加强,多方面的政策调整都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运营空间。

 

这些政策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它们甚至有可能直接导致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市场的“停摆”。以澳大利亚为例,过去该国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高额利润”吸引了众多电子烟企业。然而,如今澳大利亚对一次性电子烟实施进口禁令,导致该国的电子烟进口额从每月数千万美元急剧下降至仅100万美元。这使得澳大利亚的一些知名电子烟品牌不得不寻求在其他地区拓展市场。

 

此外,众所周知电子烟行业存在大量的“灰关”行为。所谓的“灰关”,即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跨境贸易,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合规压力,还带来了巨大的货款回收风险。这种非正式的贸易方式不仅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还可能导致货款在运输过程中被截留或挪用,影响企业正常发展。

 

这些不利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电子烟行业目前的严峻形势。

 

 

经营失速、债务危机暗涌:企业个体债务危机如何升级为产业链的系统性风险?

 

 

电子烟企业个体的债务危机是否会升级为整个产业链层面的挑战?北京天元(昆明)律师事务所、新型烟草法律领域资深律师唐顺良向两个至上表示,个体的危机不仅对企业自身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通过供应链、行业信誉、市场竞争和监管政策等多个渠道演变为产业链的系统性风险。

 

首先,如果接连出现电子烟企业的债务危机可能引发供应链悲观情绪。电子烟的生产过程涵盖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出境等多个环节。材料供应商保守的供货策略和月结要求,将压力传到电子烟厂“库存备货—销售回款”周期,这会导致电子烟企业前怕狼后怕虎,战战兢兢,一旦出现物料、半成品、成品烂在厂里,风险立即倍增,原材料商的悲观情绪也会波及其他企业,并降低整个产业的运作效率与竞争力。

 

其次,债务危机引发清算、破产又触发行业信任危机,电子烟行业的蓬勃发展依赖于境外客户对品牌和产品的信赖,以及投资者对行业前景的信心。一旦有企业因债务问题陷入困境,消费者可能对相关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产生怀疑,而投资者则可能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这种信任危机一旦扩散,将对国内电子烟产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再者,债务危机可能加剧市场动荡和不确定性。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体质较弱的电子烟企业更易受到债务问题的冲击,导致部分企业不得不被动退出市场,短期内引发股东不再“保企业”的悲观情绪。

 

最后,监管政策是影响电子烟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企业因违反监管政策而陷入危机,可能会引发监管机构的进一步关注和整顿。这可能会导致整个行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压力,影响产业链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编后语:

 

 

电子烟产品正从小众消费转向大众消费,电子烟产业链也从“隐形冠军”成长为全球瞩目的大产业。这一转变既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也预示着更多挑战的来临。合规风险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而债务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单一企业的债务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是常态,但我们必须警惕“链主型”企业的债务危机向整个产业链传导的可能性。同样,那些被誉为“明星企业”的债务问题也可能成为压垮整个产业信用和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债务危机对产业的影响力已在房地产等领域得到了深刻体现。在当前债务问题初露端倪的阶段,如何防止行业系统性债务危机的发生,保持全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已成为供应链、品牌商、渠道商以及监管方等各方共同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两个至上将持续聚焦此议题,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欢迎向 2Firsts 提供相关线索、投稿、联系访谈或针对本文发表评论。

请联系:info@2firsts.com,或在 LinkedIn 上联系两个至上 2Firsts CEO 赵童(Alan Zhao)


声明

 

1.  本文仅供专业研究用途,聚焦行业、技术与政策等相关内容。文中涉及的品牌与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认可、推荐或宣传。

2.  含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加热烟草、尼古丁袋)具有显著健康风险。使用者须遵守其所在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3.  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或相关建议的依据。对于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2Firsts不承担直接或间接责任。

4.  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个人禁止访问或阅读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为2Firsts原创内容,或转载自第三方来源并已明确标注出处。其版权及使用权归2Firsts或原始版权所有方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分发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文内容,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有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借助AI工具完成翻译或编辑,以提升效率。但由于技术限制,可能存在误差。建议读者参考原始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欢迎读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请联系:info@2firsts.com

 

INTER-TABAC以合规驱动全球化发展——2Firsts 合规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
美国缉毒局公布执法成果:一周查获逾235万件非法电子烟,逮捕106人
美国缉毒局公布执法成果:一周查获逾235万件非法电子烟,逮捕106人
美国缉毒局(DEA)公布最新执法成果,称在“电子烟追踪行动”(Operation Vape Trail)中,于9月15日至19日一周内查获逾235万件非法电子烟设备及烟弹,同时缴获115件枪支、超过870万美元的现金与资产,并逮捕106人。
资讯
09-23
马来西亚柔佛州打击非法电子烟销售 逾1900件产品被查获
马来西亚柔佛州打击非法电子烟销售 逾1900件产品被查获
马来西亚柔佛州卫生部门在柔佛巴鲁的一家购物中心展开执法行动,查获超过1900件与电子烟相关的物品。尽管自2016年起,柔佛州已全面禁止电子烟销售,但依旧有商家公然售卖此类产品。
资讯
10-17
泰国警方查获55.9万件电子烟 案值达283万美元 涉及INFY、Escobar品牌
泰国警方查获55.9万件电子烟 案值达283万美元 涉及INFY、Escobar品牌
泰国网络犯罪调查局与税务局开展联合行动,在沙拉武里府一仓库内查获包括INFY、Escobar等品牌在内的55.9万件非法电子烟及配件,估值达9000万泰铢(约283万美元)。嫌疑人目前仍在逃,警方正继续追查涉案人员。
资讯
09-11
阿根廷内乌肯省重申电子烟禁令,覆盖进口、分销、营销
阿根廷内乌肯省重申电子烟禁令,覆盖进口、分销、营销
阿根廷内乌肯省消费者保护局9月24日重申,对电子烟、类似设备及相关配件的进口、分销、营销、广告禁令完全有效,该限制还涵盖 “加热烟草制品”,依据为国家卫生部第 565/2023 号决议和 ANMAT 第 3226/2011 号规定。此举旨在保护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免受尼古丁危害,省卫生部指出尼古丁成瘾且致多种疾病,吸烟是全球主要可预防死因。
资讯
09-25
马来西亚玻璃市海关查获51万余个走私电子烟,涉案超285万美元
马来西亚玻璃市海关查获51万余个走私电子烟,涉案超285万美元
马来西亚玻璃市海关于 8 月在甘榜考兰展开突袭行动,在帕当勿刹一仓库查获 517,394 个电子烟装置及配件,涉案金额超 1200 万令吉(约285万美元),未缴税款达 260 万令吉(约62万美元)。行动拘捕 19 岁仓库看守少年,初步调查显示这些电子烟拟走私入泰国,通过吉隆坡国际机场运抵后,再用皮卡车或集装箱卡车非法跨境,遇阻时会绕道吉兰丹运输。目前案件依据《1967 年海关法》第 133 (1)(f) 条调查,该条款最高可处 50 万令吉(约12万美元)罚款或七年监禁,或两者并罚。
资讯
09-22
奥驰亚与KT&G签署合作备忘录 收购尼古丁袋企业ASF并布局全球市场
奥驰亚与KT&G签署合作备忘录 收购尼古丁袋企业ASF并布局全球市场
2025年,美国奥驰亚集团(Altria Group, Inc.)宣布与韩国KT&G公司签署《全球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于现代口腔尼古丁产品、非尼古丁产品领域寻找增长机遇,并提升传统烟草业务效率。双方将以约2624亿韩元(约1.97亿美元)收购北欧尼古丁袋制造商Another Snus Factory(ASF)全部股权,其中KT&G持股51%,奥驰亚持股49%。未来,双方将探索合作推广“on!”与“on! PLUS”等产品,并由旗下子公司在美国共同开拓能量与健康产品市场。
资讯
09-24
研究摘要|奥驰亚研究发现马萨诸塞州风味烟草禁令对成年吸烟率影响有限
研究摘要|奥驰亚研究发现马萨诸塞州风味烟草禁令对成年吸烟率影响有限
奥驰亚科学家发表在 AJPM Focus 的复现研究评估马萨诸塞州自2020年6月实施的全面风味(含薄荷醇)禁令对≥21岁成年人的影响。结果显示:禁令后马州吸烟率虽继续下降,但并未比未禁味州降得更快。总体上,麻州吸烟率约从14.1%降至10.7%,对照州从18.5%降至14.8%。研究结论表示就成年吸烟率而言,未观察到禁令带来的额外净下降。
2Firsts
09-24
马来西亚拟全国禁电子烟:先禁“开放式”设备
马来西亚拟全国禁电子烟:先禁“开放式”设备
马来西亚卫生部长祖基菲里宣布,将分阶段在全国推进电子烟禁令,先行禁止可手动加注的开放式电子烟,再逐步覆盖全部电子烟产品。政府称正完成提交内阁的政策文件,并将全面审查现有管制。此举获公共卫生界支持,但遭业界团体反对,担忧交易转入地下。马来西亚电子烟市场近年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新加坡持续加大查缉力度,跨境走私与消费联动引发关注。
资讯
09-12
新加坡部长回应国际质疑:及早禁止电子烟是防范年轻人成瘾关键
新加坡部长回应国际质疑:及早禁止电子烟是防范年轻人成瘾关键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Ong Ye Kung)指出,一些合法化电子烟以帮助戒烟的城市正面临负面影响,新加坡则坚持全面禁止电子烟。王乙康强调,必须在新有害物质出现的早期及时实施禁令,以防止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内政部长尚穆根(K. Shanmugam)表示,尽管一些外国组织不支持新加坡的禁令,但这一强硬立场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全。
资讯
09-01
InterTabac 22家展商遭查处:涉及未贴税电子烟及烟油等产品 数量创近年新高
InterTabac 22家展商遭查处:涉及未贴税电子烟及烟油等产品 数量创近年新高
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海关在InterTabac展会上查处22家展商,涉未缴税卷烟、电子烟及烟油,数量创近年新高,并启动刑事诉讼,涉案展商需提供约5.9万欧元担保。
资讯
09-26
温馨提示
本网站仅供产业从业者、研究者等专业人士访问。无关人员请勿进入!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确认我已满21周岁
我未满21周岁
本网站不包含任何烟草、电子烟产品广告、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