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仅供国际用户访问,中国大陆用户请继续关注2Firsts视频号等国内社交媒体。
中文站
中文站
英文站 - English
本网站仅供国际用户访问,中国大陆用户请继续关注2Firsts视频号等国内社交媒体。
资讯

荷兰Vrijdag在多特蒙德展示雪茄环防伪与环保设计,NFC与双环应用受关注

09-18
两个至上
09-18
在2025年InterTabac展会前,荷兰印刷商Vrijdag总经理Henk Nota在“雪茄文化峰会”上指出,雪茄环正从传统装饰转向集品牌叙事、防伪和环保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趋势包括尺寸加大、多重环设计、环保材料与NFC芯片应用。

核心要点

 

  • 雪茄环从传统装饰演变为品牌、防伪和环保工具。
  • 新趋势包括更大尺寸、多重环、亚洲市场偏好“bling”设计。
  • 环保方向涵盖矿物粉替代金属粉、无油墨压纹。
  • 部分雪茄环加入NFC芯片,实现防伪与消费者互动。

 


 

荷兰Vrijdag在多特蒙德展示雪茄环防伪与环保设计,NFC与双环应用受关注
Henk Nota讲解雪茄环的多种应用 | 图片来源:Taco Tuinstra

 

2Firsts,2025年9月18日(作者:Taco Tuinstra)-荷兰标签与奢侈包装专业印刷商Vrijdag的总经理Henk Nota,于9月17日在德国多特蒙德InterTabac烟草展前举行的“雪茄文化峰会”上,深入探讨了雪茄环的艺术与技术工艺——从设计叙事到生产创新。2Firsts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现场报道。

 

Vrijdag公司成立于1905年,总部位于荷兰,专注于包装与标签设计。除了雪茄环之外,其产品组合还包括多种奢侈包装形式。

 

据Nota介绍,最早的雪茄环出现在19世纪末。最初的用途是防止吸烟者的手被弄脏。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雪茄环逐渐具备了多种新功能,如强化品牌识别、保护产品免遭假冒等。为了展示雪茄环的“讲故事”潜力,Nota展示了多种复杂的设计,讲述了品牌拥有者在雪茄制造中的背景和理念。

 

他指出,雪茄行业的发展节奏往往以“十年”为单位,而非季度。接着,Nota分享了当前雪茄环的几项显著趋势,包括:雪茄环体积趋大;为雪茄增加第二甚至第三个环(他开玩笑地说:“Vrijdag非常喜欢这个趋势”);以及在亚洲市场日益流行的色彩鲜艳、“bling bling”风格的设计,其中包括全息图案等元素。

 

与此同时,推动可持续发展也是一大趋势。例如,在镀金工艺中使用矿物粉替代金属粉,可帮助印刷企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部分雪茄环则采用压纹工艺而非传统印刷,甚至完全不使用油墨。

 

为防止假冒,一些雪茄环如今内置了NFC(近场通信)芯片。Nota解释,有些类型的雪茄环允许用户用手机轻触环面,即可跳转至验证品牌真伪的官方网站。在法规允许的地区,该功能还可用于品牌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例如展示雪茄生产过程的视频,或提供搭配建议等。

 

“尽管雪茄环起源传统,但如今已演变为一项令人惊叹的高科技产品。”Nota总结道。

 

更多一线报道,欢迎关注2Firsts InterTabac 新闻专题

 

欢迎向 2Firsts 提供相关线索、投稿、联系访谈或针对本文发表评论。

请联系:info@2firsts.com,或在 LinkedIn 上联系两个至上 2Firsts CEO 赵童(Alan Zhao)


声明

 

1.  本文仅供专业研究用途,聚焦行业、技术与政策等相关内容。文中涉及的品牌与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认可、推荐或宣传。

2.  含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加热烟草、尼古丁袋)具有显著健康风险。使用者须遵守其所在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3.  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或相关建议的依据。对于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2Firsts不承担直接或间接责任。

4.  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个人禁止访问或阅读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为2Firsts原创内容,或转载自第三方来源并已明确标注出处。其版权及使用权归2Firsts或原始版权所有方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分发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文内容,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有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借助AI工具完成翻译或编辑,以提升效率。但由于技术限制,可能存在误差。建议读者参考原始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欢迎读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请联系:info@2firsts.com

 

 

 

INTER-TABAC2Firsts对话CFU:Biheat双发热系统+AI智控创领全球加热烟草设备新未来NYSM 品牌全案重磅发布,解锁 “看得见的世界”!--CFU Vaping Experience 以 “Clear Tank”主题,推出六大产品系列,打破传统 ODM 局限和诺Plonq:让电子烟再焕辉煌 | 创新如何帮助公司巩固其领导地位IHit-HyperV陶瓷雾化技术实现商业化成熟应用,定义可视油仓电子雾化新标准以合规驱动全球化发展——2Firsts 合规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
产品|宣称口数达5万,ELFBAR PLUS 50在英国上市
产品|宣称口数达5万,ELFBAR PLUS 50在英国上市
爱奇迹旗下ELFBAR PLUS 50在获得英国MHRA公示后,正式登陆英国市场。该产品拥有36毫升总容量、5万口抽吸和“三口味合一”套装,提供15种口味组合。
产品
08-07
英美烟草:与埃森哲建立全球战略合作,将推动推进供应链及AI转型
英美烟草:与埃森哲建立全球战略合作,将推动推进供应链及AI转型
英美烟草(BAT)宣布与埃森哲(Accenture)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通过技术驱动和创新合作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灵活性。此次合作将转型BAT的全球商业解决方案和供应链运营,利用埃森哲的技术能力和全球学习资源,提升员工技能并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BAT计划通过这一合作实现更快速的市场响应和可持续增长。
资讯
07-31
英国商店老板因销售非法电子烟被罚款 市议会警告称将面临牢狱之灾
英国商店老板因销售非法电子烟被罚款 市议会警告称将面临牢狱之灾
北约克郡一家零售商及其主管因销售浓度过高且标签不当的电子烟而被判有罪,这促使贸易标准局发出警告,销售非法电子烟产品可能会导致罚款或监禁。
资讯
09-10
亚太地区烟草减害倡导者联盟批评WHO烟草减害政策转变 称其伤害印度等中低收入国家
亚太地区烟草减害倡导者联盟批评WHO烟草减害政策转变 称其伤害印度等中低收入国家
亚太地区烟草减害倡导者联盟(CAPHRA)警告,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对烟草减害政策的转变不仅与多年证据相悖,还对印度等中低收入国家造成不成比例的伤害。印度拥有全球最大数量的烟草用户和复杂多样的烟草经济,涉及超过4500万人生计。CAPHRA指出,WHO在高收入国家未实施禁令,却要求中低收入国家禁止使用更安全的替代品,这种双重标准加剧了健康不平等。
资讯
07-23
路透社:美邮政总局撤销电子烟分销商Demand Vape邮寄豁免 涉运未授权产品
路透社:美邮政总局撤销电子烟分销商Demand Vape邮寄豁免 涉运未授权产品
路透社报道称,美国邮政总局(USPS)已取消美国最大电子烟分销商之一 Demand Vape 的邮寄豁免,原因是该公司被指运输未经美国FDA授权、且违反地方口味禁令的电子烟产品。作为美国最大的电子烟分销商之一,Demand Vape 向 49 个州的约 5000家零售商供货。Demand Vape否认违法,称行业处于监管灰色地带,正对决定提出异议。
资讯
08-11
英国一商店因向未成年人售电子烟并藏匿非法烟草 被罚款超10万英镑
英国一商店因向未成年人售电子烟并藏匿非法烟草 被罚款超10万英镑
英国伍尔弗汉普顿一家商店因向学童出售非法电子烟及烟草制品,被法院判处罚款及费用共计逾10万英镑。店主兼公司董事承认多项罪名,并被判处社区矫正令。
资讯
09-02
研究综述 | 减害与环境保护之间:阿根廷与南美洲的新型烟草创新、监管与环境挑战
研究综述 | 减害与环境保护之间:阿根廷与南美洲的新型烟草创新、监管与环境挑战
本文基于阿根廷研究团队提供的研究资料,由2Firsts编辑整理,综述南美新型烟草市场的最新动态,涵盖各国监管政策差异、一次性产品引发的环境与回收问题,以及在减害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探索。
资讯
08-25
澳大利亚TGA重申:尼古丁袋在澳大利亚属处方药,未经批准产品存安全隐患
澳大利亚TGA重申:尼古丁袋在澳大利亚属处方药,未经批准产品存安全隐患
澳大利亚尼古丁袋的非法广告和在线销售有所增加,许多产品来自海外且未经治疗用品管理局(TGA)批准。尼古丁袋在澳大利亚被视为处方药,不得在零售店销售或进行广告宣传。违反法律者可能面临最高5年监禁和132万澳元(约86万美元)的罚款。此外,尼古丁袋存在健康风险,尤其是对年轻人,可能导致成瘾和大脑发育问题。
资讯
08-08
瑞典推广尼古丁替代品 吸烟率将至欧盟最低
瑞典推广尼古丁替代品 吸烟率将至欧盟最低
瑞典目前为欧洲吸烟率最低的国家,肺癌死亡率亦为欧盟最低且持续下降。其成就得益于推广危害小于卷烟的尼古丁产品,这些产品价格实惠、减少二手烟风险,还获政府支持作为卷烟替代品。目前瑞典成人吸烟率约 5%,有望成为全球首个无烟国家,但需注意尼古丁依赖及替代产品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该国选择 “两害相权取其轻” 推进无烟进程。
资讯
08-05
马来西亚警方否认“迷幻蘑菇电子烟”传言 实为合成毒品误导宣传
马来西亚警方否认“迷幻蘑菇电子烟”传言 实为合成毒品误导宣传
马来西亚警方否认迷幻蘑菇被用于电子烟产品,但对电子烟中合成毒品的使用增加表示担忧,尤其是在学生中。警方表示,所谓的“迷幻蘑菇电子烟”并不存在,实验室测试未检测到天然蘑菇物质,实际销售的是被误导性宣传的合成毒品。警方呼吁公众依赖官方信息,避免传播未经验证的谣言,并加强教育和执法措施。
资讯
07-24
温馨提示
本网站仅供产业从业者、研究者等专业人士访问。无关人员请勿进入!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确认我已满21周岁
我未满21周岁
本网站不包含任何烟草、电子烟产品广告、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