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要点速览:
- 税负过高推动黑市扩张:自2012年起澳大利亚烟草税上涨400%-500%,非法烟草已占消费量一半以上。
- 电子烟监管失衡:全国3万家药店中仅700家售合规产品,非法电子烟公开销售、几乎无人执法。
- 暴力事件激增:过去18个月发生255起针对零售门店的袭击,犯罪集团雇佣青少年参与作案。
- 政策僵化与国际反差:新西兰通过监管模式将吸烟率降39%,澳大利亚仍陷“全面禁而不控”困局。
- 行业呼吁改革:AACS提议回调烟草税、开放合规电子烟零售、统一执法、由联邦警察主导打击黑市。
2Firsts,2025年10月27日——在英美烟草(BAT)播客节目《The Smokeless Word》最新一期中,英美烟草首席战略与转型官 Kingsley Wheaton 于布鲁塞尔采访了 澳大利亚便利店协会(AACS)首席执行官 Theo Foukkare。
2Firsts根据本期访谈内容整理出重点摘要,呈现澳大利亚电子烟与烟草市场在高税负与严格管控下陷入黑市失控的现状。

政策初衷与现实背离:烟草税暴涨 400%-500%,黑市占比超 50%
Theo Foukkare 指出,澳大利亚曾被视为全球控烟政策典范,但自 2012 年起,烟草消费税累计上调 400%-500%,使合法卷烟价格飙升至每包 45-55 澳元,而非法产品仅售 7-15 澳元。
高额税负导致黑市迅速扩张——非法烟草已占全国消费量的一半以上,电子烟市场几乎完全被有组织犯罪集团控制,非法尼古丁市场规模估计约 100 亿澳元,超过澳大利亚五大毒品市场总和。
他警告,低价非法产品正令吸烟率回升。澳大利亚医学协会近期也公开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吸烟率出现多年未见的反弹,主要原因是黑市卷烟价格降至十五年来最低水平。
电子烟监管失衡:合法渠道稀缺,非法销售明目张胆
Foukkare 指出,澳大利亚的电子烟政策陷入“全面禁止”的误区。

理论上,尼古丁浓度超过 20mg/mL 的产品需凭医生处方购买,低于 20mg/mL 的产品可在药店柜台销售,或通过非法渠道获取。
但现实是,全国 3 万家药店中仅有 700 家 提供合规产品,且无香精、选择有限,几乎无人问津。医生和药剂师普遍抵触,消费者也转向非法来源。
目前,约 7.5% 的成年人(150-160 万人) 使用电子烟,主要购买渠道为由犯罪集团操控的非法商店。
这些非法门店在全国公开运营——橱窗陈列、霓虹灯广告、产品目录齐全,几乎毫不避讳。即便堪培拉对个人吸电子烟的最高罚款达 3.2 万澳元,执法缺位使政策形同虚设。
黑市暴利引发暴力蔓延:255起袭击震动零售业
访谈显示,非法尼古丁市场的高利润助长了有组织犯罪。过去 18 个月,澳大利亚发生 255 起 针对零售门店的纵火与袭击事件,范围从维多利亚州蔓延至全国。
部分犯罪集团雇佣 12 至 14 岁青少年 盗车作案或参与走私,暴力行为频发,已有无辜民众在冲突中丧生。
合法零售商成为直接受害者——过去四年行业损失约 20 亿澳元 销售额,营收下降 30%-40%。一线员工频遭持刀或持枪抢劫,保险成本飙升,经营风险不断加剧。
国际对比:新西兰模式见效,澳大利亚陷入政策僵化
Foukkare 指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市场环境相似,却走向截然不同的结果。
新西兰实施“受监管的电子烟销售模式”,允许合规产品在受控渠道销售,并严防青少年接触。四年来,成人吸烟率下降约 39%,各年龄层均显著改善。
相反,澳大利亚政府坚持“电子烟有害”的单一论调,忽视非法市场失控的现实。
Foukkare 批评,卫生部门长期依赖少数学者的理论意见,拒绝参考英国、瑞典等国的实证经验。即便地方政府,如新南威尔士州州长,呼吁调整税制、正视黑市问题,联邦层面依旧无实质行动。
四大解决方案:回调税负、放开监管、统一执法、联邦主导
Foukkare 呼吁政府“正视政策反噬”,并提出四项应急方案:
- 回调烟草税:停止加税,将价格回到 2018–2019 年水平(降幅约 50%),缩小合法与非法市场价差;
- 建立电子烟零售监管体系:允许持证门店销售,实行年龄验证、口味限制、封闭陈列,并征收适度税收;
- 统一全国执法标准:由联邦政府制定一致法规,效仿南澳模式——实施零售许可、无令搜查、房东连带责任与“三个月关店令”;
- 联邦警察主导执法:在各州设专案组,从边境到门店全链条打击非法贸易。
南澳大利亚州已率先试点,四个月内关闭 80 家 非法门店,合法渠道销售随之回升,证明该模式可行。
Foukkare 警告,若政策继续僵化,两年内澳大利亚的合法烟草市场可能彻底消失,黑市与犯罪集团将全面失控。
欢迎向 2Firsts 提供相关线索、投稿、联系访谈或针对本文发表评论。
请联系:info@2firsts.com,或在 LinkedIn 上联系两个至上 2Firsts CEO 赵童(Alan Zhao)。
声明
1. 本文仅供专业研究用途,聚焦行业、技术与政策等相关内容。文中涉及的品牌与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认可、推荐或宣传。
2. 含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加热烟草、尼古丁袋)具有显著健康风险。使用者须遵守其所在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3. 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或相关建议的依据。对于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2Firsts不承担直接或间接责任。
4. 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个人禁止访问或阅读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为2Firsts原创内容,或转载自第三方来源并已明确标注出处。其版权及使用权归2Firsts或原始版权所有方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分发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文内容,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有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借助AI工具完成翻译或编辑,以提升效率。但由于技术限制,可能存在误差。建议读者参考原始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欢迎读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请联系:info@2firs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