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速览
- 税收增益: 修法后地方税预计增加546亿至4975亿韩元。
- 差异原因: 合成尼古丁的流通形态(1%稀释液 vs 原液)导致预估差距。
- 监管完善: 解决合成尼古丁不在烟草定义范围、无税收及监管漏洞的问题。
- 社会影响: 将堵住“廉价电子烟”灰色地带,强化青少年保护。
- 专家观点: 改革旨在“税收公平与监管完善”,并非单纯的税率上调。
2Firsts,2025年11月19日 —— 据韩国媒体Joseplus报道,韩国地方税研究院院长姜成朝(Kang Sung-jo)发布分析结果称,随着《烟草事业法》修正案将“合成尼古丁”正式纳入烟草定义,预计2025年全国地方政府将实现 546亿至4975亿韩元(约3713万至3.4亿美元)的税收增长。
根据报告,差距较大的原因在于合成尼古丁产品存在两种主要流通形态—— 1%稀释液 和 原液。
按海关申报的稀释液规模估算,增税效应为546亿韩元(3713万美元);若以行业估算的原液市场规模计算,增收可达 4975亿韩元(约3.4亿美元)。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合成尼古丁纳入征税范围,总税收影响可能突破 1万亿韩元(约6.8亿美元)。
研究院还按2024年各地方自治团体的烟草消费税比例,推算出市、郡、广域市的具体税收增长幅度。
目前,《烟草事业法》将烟草定义为“烟草叶”,未涵盖合成尼古丁。因此,电子烟烟油虽作为主要原料,却长期未被征税,也不受烟草销售、广告及价格调控等法规约束。这导致以合成尼古丁为原料的电子烟可通过无人售货机销售,缺乏实名核验,成为监管盲区。
研究员金弘焕(Kim Hong-hwan) 表示,自2020年以来,他一直倡议修订烟草定义、提高电子烟税率。“此次修法的焦点并非税率上调,而是补齐监管漏洞、提升课税公平性。”
他补充称,电子烟及加热烟草的税负仍低于传统卷烟,亟需调整。
“合成尼古丁明明是电子烟原料,却在法律上不是烟草,这是一种立法缺陷。希望法案尽快在国会通过,使政府能系统性地管理这一领域。”
图片来源:Joseplus
欢迎向 2Firsts 提供相关线索、投稿、联系访谈或针对本文发表评论。
请联系:info@2firsts.com,或在 LinkedIn 上联系两个至上 2Firsts CEO 赵童(Alan Zhao)。
声明
1. 本文仅供专业研究用途,聚焦行业、技术与政策等相关内容。文中涉及的品牌与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认可、推荐或宣传。
2. 含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加热烟草、尼古丁袋)具有显著健康风险。使用者须遵守其所在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3. 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或相关建议的依据。对于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2Firsts不承担直接或间接责任。
4. 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个人禁止访问或阅读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为2Firsts原创内容,或转载自第三方来源并已明确标注出处。其版权及使用权归2Firsts或原始版权所有方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分发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文内容,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有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借助AI工具完成翻译或编辑,以提升效率。但由于技术限制,可能存在误差。建议读者参考原始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欢迎读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请联系:info@2firs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