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中文站
英文站 - English
资讯

新西兰卫生部副部长因隐瞒烟草政策信息被迫公开致歉

2024-07-11
两个至上
2024-07-11
新西兰首席监察法官强制卫生部副部长凯西·科斯特洛 (Casey Costello)因在处理官方信息请求时隐瞒信息向RNZ和奥塔哥大学教授道歉。科斯特洛在公开声明中承认其行为不当,并表示将改进信息处理方式。

【两个至上快讯】新西兰首席监察法官彼得·博席尔(Peter Boshier)迫使卫生部副部长凯西·科斯特洛 (Casey Costello)向新西兰广播电台(RNZ)和奥塔哥大学公共卫生教授珍妮特·霍克(Janet Hoek)道歉,因其在处理《官方信息法案》(OIA)请求时的处理方式不当。

 

该法官在裁决时表示,科斯特洛在拒绝提供信息方面的行为“不合理且违法”。

 

今年早些时候,RNZ披露称,科斯特洛在烟草和电子烟政策上的公开声明与她向卫生官员发送的官方文件相矛盾,因此她受到了严厉审查。

 

去年十二月底,RNZ提出了一项OIA请求,要求科斯特洛提供所有与烟草控制和电子烟政策有关的发送、保存或接收的文件。

 

科斯特洛拒绝透露任何文件,并援引《内部投资法案》中一项保护部长和官员提供的机密建议的条款。

 

RNZ请求监察员介入,而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科斯特洛处理信息的方式存在深刻的担忧。

 

博席尔表示,“她对请求范围的界定不充分、不完整,因为似乎请求范围内有大量信息是她没有考虑到的。”

 

科斯特洛还未能向监察员提供调查所需的信息。

 

“副部长未能向监察员提供未删减的信息。副部长未对她在处理请求时的决策做出解释,包括她在得出公开信息的公共利益高于隐瞒信息的必要性时考虑了哪些公共利益因素。”

 

这一裁决将指导未来OIA请求的处理,因为博席尔坚持将其作为1989年《监察法官规则》的“案例说明”发布。

 

首席监察法官裁定,科斯特洛应就RNZ和霍克的OIA请求“并就发现的缺陷向请求者写出道歉信”。

 

RNZ已收到科斯特洛的书面道歉,她在道歉信中表示,她的行动“存在缺陷,导致您未能获得政府决策透明度所期待的信息。对此我深表歉意”。

 

科斯特洛的道歉声明指出,她的办公室正处于“过渡状态”,并且“虽然这不能成为我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决定的借口”,但她的办公室现在已具备更好的能力来处理 OIA 请求。

 

今年早些时候,科斯特洛在议会中受到指责,多次爆光的丑闻迫使部长不得不解释她在媒体上的言论与官方文件内容不一致的原因。

 

今年一月,RNZ问科斯特洛是否提议冻结烟草消费税三年,她声称自己从未考虑过。

 

“我完全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那个,我甚至没有专门征求过关于这个的建议。我根本没有考虑过冻结消费税。”

 

但卫生部发给科斯特洛的一份文件称,部长提议冻结消费税。

 

“你提供给我们的补充信息还提议冻结烟草消费税三年。”

 

科斯特洛的办公室向卫生部发送了一份文件,提出了帮助制定新法律以取代工党无烟计划的想法。该文件包括冻结消费税的建议,以及声称尼古丁不比咖啡因更有害健康的说法。但科斯特洛仍坚称不知道这份文件的来源。

 

“这份文件是大量历史文件的摘录——这些文件就放在那儿,然后 (有人)将它们全部汇编成一份大清单。我不确定是谁把它放在我的桌子上的。”

 

凯西·科斯特洛 (Casey Costello)曾主导了废除法律的行动,将烟草零售商从6000家减少到600家,从卷烟中移除95%的尼古丁,并通过禁止出售给2009年以后出生的人来创造无烟世代。

欢迎向 2Firsts 提供相关线索、投稿、联系访谈或针对本文发表评论。

请联系:info@2firsts.com,或在 LinkedIn 上联系两个至上 2Firsts CEO 赵童(Alan Zhao)


声明

 

1.  本文仅供专业研究用途,聚焦行业、技术与政策等相关内容。文中涉及的品牌与产品,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认可、推荐或宣传。

2.  含尼古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电子烟、加热烟草、尼古丁袋)具有显著健康风险。使用者须遵守其所在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3.  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或相关建议的依据。对于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2Firsts不承担直接或间接责任。

4.  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个人禁止访问或阅读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为2Firsts原创内容,或转载自第三方来源并已明确标注出处。其版权及使用权归2Firsts或原始版权所有方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分发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文内容,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有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info@2firsts.com


AI辅助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借助AI工具完成翻译或编辑,以提升效率。但由于技术限制,可能存在误差。建议读者参考原始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欢迎读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请联系:info@2firsts.com

 

INTER-TABAC以合规驱动全球化发展——2Firsts 合规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
美国第五巡回法院驳回深圳艾维普思上诉:缺乏滥用潜力研究成败诉关键
美国第五巡回法院驳回深圳艾维普思上诉:缺乏滥用潜力研究成败诉关键
美国第五巡回上诉法院于2025年7月23日作出判决,驳回深圳市艾维普思科技有限公司(IVPS) 及其美国分销商 ECIGRUSA(Worldwide Vape Distribution) 对 FDA 的司法复审申请,维持 FDA 对其 6 款开放式电子烟设备及部件 的 PMTA 拒绝决定。法院认定缺乏“滥用潜力(abuse liability)”关键证据这一独立理由,已足以支撑 FDA 的拒批。
国际
08-15
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拟禁电子烟制造及销售 草案将于年内提交审议
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拟禁电子烟制造及销售 草案将于年内提交审议
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的卫生部门正在准备一项提案,拟禁止在该州制造和销售电子烟产品,提案将在2025年晚些时候提交州行政议会审议。提案指出,电子烟虽被视为更安全的吸烟替代品,但仍存在成瘾风险和健康危害。
资讯
07-24
印尼禁毒局:不会效仿新加坡全面禁止电子烟,加强监管麻醉与精神药物
印尼禁毒局:不会效仿新加坡全面禁止电子烟,加强监管麻醉与精神药物
印尼国家禁毒局(BNN)局长马尔蒂努斯·胡孔表示,印尼不会像新加坡一样全面禁止电子烟,而是将加强对含有麻醉或精神活性物质的电子烟油进行监管。BNN近期查获约 1800 台含依托咪酯和氯胺酮的电子烟设备,相关案件已移交至卫生部与警方处理。
资讯
08-22
菲莫国际日本与涩谷未来设计启动“行动零点” 改善涩谷吸烟环境
菲莫国际日本与涩谷未来设计启动“行动零点” 改善涩谷吸烟环境
菲莫国际日本(PMJ)与涩谷未来设计联合启动“行动零点”(Action for 0)项目,作为“涩谷良好礼仪项目”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官民合作改善涩谷吸烟环境,解决乱扔烟蒂和被动吸烟等问题。
资讯
08-15
荷兰查获8万支非法甜味电子烟 今年累计查获已超26万支
荷兰查获8万支非法甜味电子烟 今年累计查获已超26万支
2025年7月,荷兰食品与消费者产品安全局(NVWA)在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Amsterdam Airport Schiphol)附近仓库查扣约8万支甜味电子烟并销毁;涉案进口商两个月前已因同类违规被罚。荷兰仅允许烟草味电子烟销售,违者将受重罚。
资讯
07-15
马来西亚统治者会议审议全面禁售电子烟提议
马来西亚统治者会议审议全面禁售电子烟提议
7月16日,马来西亚第269次统治者会议在国家王宫举行,讨论了国家安全、司法任命及全面禁止电子烟等议题。会议由雪兰莪州苏丹沙拉夫丁·伊德里斯·沙阿(Sultan Sharafuddin Idris Shah)主持,听取了关于国家安全和国防的简报,并讨论了联邦法院、上诉法院和高等法院的法官任命。会议还注意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禁止电子烟的提议。
资讯
07-17
英美烟草任命Sven Löhr为奥地利公司董事总经理
英美烟草任命Sven Löhr为奥地利公司董事总经理
Sven Löhr于2025年9月1日接任英美烟草公司(BAT)奥地利公司董事总经理。洛尔在销售、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曾在德国担任多个管理职位。他的新职责包括在奥地利市场推动公司的全球无烟战略,并增加非燃烧产品的市场份额。
资讯
09-03
美国雷丁市警方开展烟草合规检查 多人因违法销售被罚
美国雷丁市警方开展烟草合规检查 多人因违法销售被罚
美国雷丁市警方加大力度打击非法烟草销售,查获超600件调味烟草制品,强调保护青少年健康安全。
资讯
07-25
英国垃圾火灾激增 Biffa呼吁加强电子烟回收管理
英国垃圾火灾激增 Biffa呼吁加强电子烟回收管理
英国废物管理公司Biffa报告称,2025年6月其英国回收设施中与电池和电子设备相关的火灾增加了70%,达到60起。尽管一次性电子烟禁令已于6月1日生效,但不正确的电子烟处置仍在增加。研究表明,锂离子电池是垃圾火灾的主要原因,每年导致英国超过1200起火灾。Biffa呼吁英国政府提供路边回收服务,以减少火灾风险。
资讯
08-21
英国一次性电子烟禁令遭规避:仿制可重复设备月销量达530万支,烟弹仅售出140万
英国一次性电子烟禁令遭规避:仿制可重复设备月销量达530万支,烟弹仅售出140万
英国6 月 1 日起实施的一次性电子烟禁令效果不佳。因一次性电子烟被指助长未成年人使用及废弃物问题,其销售遭禁,但品牌商推出名称、口味等几乎一致的可重复使用仿制品。行业数据及调查显示,仿制品首月售出 530 万个,对应烟弹仅 140 万个,使用者平均每 16 天买新设备而非烟弹,超半数人会直接丢弃用尽的设备。环保人士警告需阻止规避禁令行为,而部分议员认为禁令忽视复杂性,加剧成年人戒烟难度。
资讯
08-19
温馨提示
本网站仅供产业从业者、研究者等专业人士访问。无关人员请勿进入!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确认我已满21周岁
我未满21周岁
本网站不包含任何烟草、电子烟产品广告、销售信息。